朱元璋的话语里,恨意浓烈:
“那个陈友谅,狡猾小人,曾经恶毒地诅咒,说咱将来必定会遭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孤独无依!至于刘基……”
话说到一半,朱元璋突然停下,好像不愿意再提起那段伤心事。
张皓月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刘伯温说的是什么。
当年,刘伯温给朱元璋算命,直说他出身卑微,朱家因为他一个人的崛起,已经把后代几代的运气都透支了。
而朱元璋的长寿,预示着朱家后代恐怕难以享受福气,皇宫里争斗不断,大明将陷入五龙夺位的混乱,国运不会超过五代就会衰败。
朱元璋自然不信刘伯温的话,但这正是他晚年对刘伯温心存不满的原因。
只有张皓月清楚,刘伯温的预言精准得近乎诡异,如果不是自己穿越过来,大明的未来真的会如他所说,一步步走向衰落。
如今听说张皓月提到朱标会在洪武二十五年去世,怎能不让朱元璋心情复杂?
岂止是陈友谅?
张士诚、韩山童、小明王,哪个没对他冷言恶语过?
但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都成了尘埃,只有朱元璋站到了最后。
想到过去,不由得感慨万千,叹了口气说:
“张皓月,风寒这病,你能治吗?”
古代的风寒,几乎等同于绝症,没有抗生素,没有特效药,每年因此死去的人不计其数。
即使是现在,流感也还会夺取很多人的生命。
人类虽然看似站在万物之巅,却往往被一点点寒气轻易夺走生命。
张皓月用力点头:“放心吧,风寒这种病,我有办法。”
听到这话,朱元璋紧闭双眼,长长呼出一口气。
朱标对他来说,意义非比寻常,与马皇后的感情慰藉不同,朱标关乎大明王朝的兴衰。
辛苦培养的太子一旦去世,朝廷必然震动。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显得更加沧桑,心也变得更加脆弱。
朱标的离世,让他心如死灰,无意再选其他继承人,只想将对朱标的深厚感情,转移到朱标的子女身上。
这份偏爱,连历史也为之动容。
此刻的朱元璋眼神悠远,仿佛能穿透时间的长河,与未来的自己对视。
一想起朱标的死,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疼。
如果可以重来,他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立朱标的儿子为皇太孙!
见朱元璋沉思中,张皓月又说道:“皇上,虽然风寒我能治,但还有一件事需要说明。”
朱元璋认真回答:“你说就是。”
张皓月慢慢接着说:“人们常说生死有命,我不完全认同,但有时候命运确实不是人力能改变的。”
“比如朱雄英、马皇后和朱标,历史记载他们都是因病去世。”
“但是,疾病只是诸多死亡原因之一,意外、灾害、身体机能衰退都能夺人性命。”
“朱雄英年幼,暂且不提;就拿太子来说,本身体质弱,即便在我来自的时代,器官衰竭、功能丧失也是无法治愈的病症。”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