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计划是军师郭嘉等人拟定,曹操亲自安排的战术。
刘备军远来,粮草不济,至少到春天到来,黄河可以通航之前是如此。而曹操军粮食不济,可只要从关中挖,无论如何也都是挖的出来的。大不了砍了宫里那位和群臣的用度和薪奉也能维持。
这样一来,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四月之前,刘备军都要面对给养的问题,自然是比曹操更急着交战。
而曹操大军在潼关之前,也不可能展开接近二十万人,就必须要想办法消耗刘备军,尤其是刘备军的骑兵。让刘备军陷入攻坚的困境之中。
所以,曹操在潼关之外借助山水之势,设置了两座大营,每个大营有七座小营策应。以步军为主,各自驻扎三万步军以及五千精骑,分别由夏侯惇和夏侯渊统领。而骑兵分别由张辽和张绣分别统帅,作为牵制刘备军的后手,作为犄角应援驻守潼关的主力。
可是不是说曹操想要与刘备军决战么?为什么又要摆出守势?
那自然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战场态势,要在有利的条件下与刘备军作战。曹仁所部几次在有城池营垒的情况下被刘备军打败,曹操自然是知道刘备军的战力。
他要一举取胜,那也不可能正面莽上去,那就和自杀没什么区别,关键就在于,必须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才有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郭嘉所说的:“刘备远来,征战半年,兵疲粮尽。陷入败局,前后夹击,纵无敌之兵,亦可破之。”
不仅曹操认可这一观点,程昱等曹军谋士也认可这一点。而刘备军此时也不可能后退,那新占据的领土以及人心,可是眨眼就要受到极大损失,曹操的大军怕是能夺回大半区域,甚至更多。
所以,才有了分兵两营互为犄角,消耗刘备军战力,尤其是骑兵的体力与战力的方案,以便最后在大战之中一举击溃刘备的方案。
而这一布置的目的,刘备久经沙场自然是十分了解。要知道刘备和曹操曾经在河东对峙相当长的时间,对于这个对手,刘备可是颇为熟悉的。
尤其是对方颇为擅长消耗刘备军粮草的策略,也让刘备感到不小的压力。要知道,这潼关一战,刘备最怕的就是陷入漫长的战斗,或者无法分出胜负自己被迫撤军。
如此一来,想要统一天下复兴汉室,那很可能就要等待很长很长的时间。乘胜追击,那可是远好于反复拉锯以后再次进攻。
最基本的一项在于,河东和河南等地,在经历了曹刘两方大战之后,短期内必然无法继续支撑刘备大军以这个规模再次出动。但是,关中的敌人不会因此变少,再加上投石机会逐渐被曹军研究明白,那样攻城优势也要大打折扣。
所以,刘备军上下也都抱着必胜的决心,要与曹军大战一场。以一场决定性的胜利,直取关中。
可是,这样的作战可不容易完成,曹操的策略是显然的,就是要利用潼关的地势优势,引诱刘备军进入他们预设好的战场之中。
如果刘备军要强攻,直接进取潼关,那么背后夏侯惇和夏侯渊的两路人马就会策应前线的曹军,给刘备军来个铁壁合围。
哪怕刘备军战力强大,骑兵冲击力无穷,你被敌人包围住,那能够发挥出来的战斗力能有多大,还是很容易被击败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