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锋回到自己家后,将自己手绘的家具图纸全部拿了出来,交给了孙茂才,随后他又从牛车上拿下来一个大包,交给了他。
“孙师傅,这里面是一些肉和蔬菜,还有一些米面油蛋之类的,每天的饭食,只能麻烦师傅们自己做着吃了。”
“哎呦,这可使不得啊,东家咱们说好的那些工钱,就已经包含伙食费了,我可不能再拿您的东西了。”
这年代刚刚解放没多久,市面上的粮食还是很稀缺的,而且现如今的老百姓都不富裕,城市里面的居民基本上都是以高产的棒子面为主粮。
这个年代的棒子面,可不像后世那样磨的精细的玉米面,为了不浪费,人们在磨玉米粒的时候都会添加一些晒干的玉米芯在里面。
所以这种粗粮做出的窝窝头,吃起来喇嗓子,而且有些难以下咽,往往都会就着清水一起吃才能吞咽下去。
在后来的特殊年代里,棒子面那基本上是整根的玉米芯都放了进去磨成棒子面来食用,后来在最严重的时期,老百姓只能用替代粮来充饥。
替代粮,就是将一切无毒的可食用植物,在平时储存起来作为防灾备荒的时候食用。
当年冀北省就曾将替代粮分为三种。
第一类,有一定营养,群众欢迎的:甘薯拐子、甘薯叶、甘薯蔓、玉米皮、玉米轴、蒲草根、茅草根、小窄草、地梨及各种青代食品(如酸溜溜、曲曲菜、马生菜、灰菜、刺儿菜、黄须菜、榆树叶、杨树叶、橡树叶等)。
第二类,吃了有害且与群众烧柴或工业原料发生矛盾的:其中包括了棉皮、棉秆、稻草、稻壳、小麦秸、麦秸、大麦秸、玉米秸和高粱秸等。
冀北省决定这些不应再让群众食用。
第三类是虽然可食,但吃了与牲畜饲料和工业原料有矛盾,如各种豆秸、花生秧、花生皮、多穗高粱秸等。
由此可见,在曾经那段困难的日子里,所谓替代粮,就是一切可以作为肚子填充物的物品。
现在的燕京城,就算是走亲戚,一般都是自备粮食的,不是人家抠门,而是别人家里也没有多余的粮食来招待客人的。
当叶锋拿着这一大包米面粮油给孙茂才的时候,他当然是连忙推脱。
“孙师傅,您放心吧,粮食我还有,饿不着我的,您就拿着吧!”
孙茂才这才接过了那个大布包,刚一拿在手里,双手立刻一沉。
“好家伙,这一包东西足有五十多斤了吧!”
孙茂才把自己带来的七个工匠都叫了过来,他举着布包道:“老少爷们,这是咱们东家给带来的米面粮油,东家如此厚待咱们,那咱就得把东家的活给干好了,你们说对不对啊!”
“对!”
“谢谢东家!”
叶锋看着这一群面色黝黑,身上打满了补丁的工匠们,心里也是有些酸涩。
这个时代的百姓们还是极为淳朴的,你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对你掏心掏肺,当然,95号院里那帮禽兽除外。
叶锋跟孙茂才打了个招呼,随后便离开了这里,至于水泥等那些建材,他已经提前从空间里拿出来,放在了前面的倒坐房里。
下午的时候,叶锋跟着他的大伯,带着许多礼物直接乘车去了西华厅。
......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