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立新神(1/2)
少了窟窿城作衬托,“解冤仇”这面碎旧布料缝制出的旗帜难免显出肮脏,当初高举它有多迫切,而今摘下它就有多匆忙。
形势变化如斯。
想要去芜存菁、攒紧拳头以移风易俗最后反攻幽冥,就得需要一面足够干净的足够响亮的新旗。李长安想得明白,以钱唐的情形,什么主义、制度想要短时间起效都是不切实际的。
欲除恶鬼需举善神。
至于尊奉何神?
一个名头的事情,道士本以为拉上无尘、华翁、抱一……简单商议出便完事,却不知怎的走漏了消息,几家商会的掌柜、东家联袂拜访,说要共襄盛举云云。
大伙要一要安置灾民,二要抚恤遗孤,三要移风易俗,样样都是“钱粮”二字,少不得豪商们的捐助。金主们既然开了口,也只好在议事的书房添几套桌椅。
商人们屁股没捂热,刘府门前大街又一通热闹,却是一些个勋贵官员自称刘家亲朋特来探望遗孤,听闻李道长欲奉新神,正好帮着参详参详。
官府虽在钱唐式微,但毕竟是明面上的统治者,往后的计划,也需权贵助力、官府背书,只好请进门来。书房是坐不下了,换成了正堂。
茶水尚未烧开。
院子外头闹起一阵嚷嚷:“李道长和曲大兄要抛下弟兄们不管不顾吗?!”
这次来的却是各路江湖豪杰、会社头头,以往与窟窿城爪牙缠斗最凶险时,是这些人搏命最凶流血最狠,没道理到说话时却捂人家的嘴。
又放进门来。
正堂也塞不下了,搬到了院子。
人一多就开始吵嚷,李长安也不急着开会了,只管敞开了大门。
他倒要看看,还有什么人要来掺和热闹。
果不其然。
没一阵。
熟悉的吹打由远及近。
门子禀报,感业寺、玉真观等寺观的高僧全真们求见无尘法师与李天曹。
镜河的神情颇为尴尬,支吾着;“既要供奉神佛,如何能少道士和尚?”
李长安叹了一声,叫停了会议。
……
各路人马纷至沓来。
没资格的,委婉相拒。有资格的,记上名册。
待再开会议。
已是数日之后,地点也由刘府转到了正照寺殿前广场。
与会者坐满殿前,私下里几经合流分流,各个团体可谓泾渭分明。
豪商们最先开口:
“供神灵是为保民生,钱唐繁华多赖海运,海贸兴则百业旺,海路不靖则诸市萧条,所以我等倡议当奉天妃娘娘。”
一群海商齐声附和,他们在商人中财力最雄,压到了“嫘祖”、“鲁班”之类杂音。
“不然。天妃娘娘是海上大神,恶鬼却是陆上顽疾。”
一名捆玉带配鱼符的老者高声驳斥,身边一群士人、勋贵纷纷点头。
“以我等看来,不若供毗沙门天,天王既是武神亦是财神,既可保家宅,又可兴财运,岂非两全其美?”
天王信仰在中原兴起不过百来年,缘起于皇室推行,官绅中多有南渡人士,对这一套很是熟悉。
“多闻天王是北方神,保得了长安,未必护得住钱唐。”
曲定春杵着拐棍高声疾呼。
“诸方豪杰在此,是为结盟誓而诛恶鬼,既求忠义与降魔,那便非关帝君不可!”
好汉纷纷呼呵,更甚者扯下衣襟露出胸膛或背后刺青,正是关二爷绣像。
“钱唐寺观林立,关神虽好,名位却不高,不足以号令内外。”
镜河淡淡开口。她使了个小花招,静心符的灵气悄悄蔓延全场。
“欲供降魔大神,哪个及得上九天玄女?”
一时间,“阿弥陀佛”、“无量天尊”响应不绝。
“诸位诸位,有话好好说,莫伤了和气。”
眼见众说纷纭,火药味渐浓,老道士抱一赶忙打起圆场。
“神道渺茫,何必舍近求远。以贫道看,不若供旌阳祖师。天师于钱唐有再造之恩,镇杀孽龙的故事妇孺皆知,与诸寺观也有香火之情,正方便聚揽人心。”
老道长话语说得漂亮,要是他的道派不是许天师所传净明道的分支,那就更好了。
……
众所周知,会议的别名是“吵架”,而精髓则是“打架”。
与会人士来源驳杂,难免有新仇旧恨,嘴皮功夫既然打得不尽兴,干脆交流交流拳脚功夫,一群豪杰异士官绅名流吵闹如鸡鸭群起扑腾之际……
“不若请十三家。”
无尘话语不轻不重,却一下定住了满场喧哗。
人们罢了拳脚,停了吵闹,仇人间面面相觑,朋友间欲言又止。
直到……
“不可!”
华翁拒绝得斩钉截铁。
人群立马重新鲜活,不需老人再开口,纷纷帮着抛出众多理由。
有贴心的:“十三家事物繁重,些许小事咱们自个儿担待了,何必叨扰祖师。”
也有拐弯抹角的:“辛辛苦苦掘了土、种了树、浇了水、除了虫,却教旁人来摘果子?”
一时口水汹汹好似暴雨迎面,无尘却不急不恼,双手合什耐心看着反对人群里一张张面孔,直至声浪渐熄,直至抛不出新词儿。
“有何不可?”
他先指着豪商中财力最强的几家。
“尔等要求财路畅通,十三家中有李财神。”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