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各种煤票、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
总之,大多数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
什么样的商品就用相应的票证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
为了照顾老干部、高级知识分子、科研人员和其他一些有特殊贡献的人,也分别发放了一些特供票证。
江文伸手接过递过来的各种票据,看了一下装兜里,背了一个干净的背篓,站起来说:“出发。”
一家人向着供销社走去。
“秀儿,家里有没有做好的拖鞋?新的,我脚长大约是23.5厘米。”
(这是根据鞋码与厘米的换算方式得出的,具体的计算方式是:(鞋码+10)/2。因此,37码=23.5厘米。)
37码的鞋,身高大概感觉过了165,但是不知道具体多高。
应该不是166就是167。
“有呢,我今年做了好几双新的,都还没上脚呢。你脚不大,一会回去我给你找去。”
先到的是邮局:“秀儿,你和淮南带着老三,我和立夏带着老二,我们去先采购,你们就在邮局门口站着等我们就行。”
供销社距离邮局也不远,过马路,进了供销社的大门,江文走在了前面,顾立夏伸手牵住淮北的小手,害怕这孩子被拍花子,也就是人贩子给带走。
这个时候孩子一丢,基本上都找不回来了,早就被卖进了其他城市或者大山。
多数的父母觉得找不到,那就再生一个。
这个时候家里最需要的是布,大家一起走向了卖布的柜台。
卖布的柜台是一位年轻的女同志,大概30左右。
“同志要棉布,还是的确凉,粗布,夏布,夏布不要布票,其他的都要,要多少?”
“夏布先要三块长四米一尺,宽三米的。”
江文主动报了布票的数量。“咱家2年一共攒了24尺布,又补了5尺你看着买。”
“要8米长,宽2米的粗布,1块。”
“剩下的5尺,全买棉布。棉布回家做衣服。”
“夏布21。粗布24,棉布4。”
“开票吧!”
江文把自己手里的布票全部递了过去,又伸手掏出来5张大黑10,售货员接过点清,连开的票和钱夹在一起勾到了头顶的铁丝上面,用劲推了出去。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