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老妹儿,来点儿

作者:穿越农门之老太太的发家路 返回目录
    现在正是临溪镇每月两次的大集,所以现下临溪镇十分热闹。

    这个草市据说是从京师那里推行的政策,由县令来适时颁布实施。

    临溪镇所属的阖县县令是个父母官,对于这种为百姓谋福利的好举措,自然立马实施。

    还派官兵看守,划分专门区域卖东西,不过只要摆摊卖东西,需要交五个铜钱作为摊位费用。

    如果想要固定摊位,可以直接交付一个月的,还便宜五个铜钱。

    这些李树兰自然也是从原身的记忆里面和张准身上,了解的。

    张准和李树兰是在镇门口分开的,因为方向不一样。

    张准他们卖的都是野味,要在镇上唯一一个酒楼百味楼去卖。

    走之前还帮李树兰带走一个背篓春笋,说替她问问酒楼要不要。

    李树兰赶紧谢谢两个善良的人。

    刚到草市以后,好位置自然都已经被占了。

    草市每个区域都已经划分好了,每个区域都有石头当做界碑,大概长度三米左右。

    李树兰连忙带着人来到一个空地方,先拿出来五个铜钱给了官兵,才安置下来,虽说位置不好,但是也真的尽力了,下次再来估摸着要再早一些。

    板车是能拆分的,板子放在前边,后边放着板车上的竹垫子。

    刚好前边放卖的东西,后边坐人,

    陆竹的背篓里边都是蘑菇,可以说是里边最轻的背篓了。

    今天卖的有蘑菇,春笋,还有老大老二他们编制的篮子,以及带了半篓子野菜,至于草药自然等会去药堂卖。

    草市卖的东西也挺多的,巧的是看见一个卖木杆秤的人,才想起来自家没有带称重的东西。

    李树兰赶忙过去买了一个,问了价格还挺贵要三十个铜板,这也不能不买吧,不然等会怎么卖东西?

    这不,一分钱还没有挣到已经花了三十五文了。

    木秤砣李树兰当然不会使用,她上一辈子哪会碰见这种老物件啊,还是让卖家教了一下,不过也不难,很快就学会了。

    李树兰看着手里边的木杆秤,真的感谢梁渊朝统一了度量衡,感谢发明了这东西的人。

    还教会了她的三个好大儿和一个好闺女。

    陆竹也没想到娘先教的她,然后让自己教哥哥们,所以学的十分认真。

    除了老四陆希海字识得最少,就读过一本百家姓,估摸着也忘记了,其她人学的都很快。

    看来温故而知新真的很重要,等到回去就抓起来,便宜丈夫的书原身都没舍得扔,一直在红箱子那里存着。

    这位置本来就不好,这一片卖的都是工具杂物啥的,就她家卖的食材。

    这样干坐着一天估计都卖不出去。

    李树兰看着来往的人群,开始大声吆喝着:“哎呦,新鲜的春笋,蘑菇喽,嫂子要不要买点带回家,刚好做个小菜。”

    瞅见一个大娘穿着棉布,挎着一个小篮子,一看就是镇上的。

    大娘没想到李树兰竟然会叫她,她也就停下来,刚好要买点菜吃,她家老头子和小孙子吃那几样,早都腻了。

    大娘蹲下来看着春笋蘑菇野菜,说道:“你这笋子倒是新鲜,蘑菇个头也不错怎么卖的啊?”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

本站推荐: 被大帝父母羞辱,我成魔尊悔断肠 方浩方浩大人 重生七零:我有空间通现代 开局成了二姐夫 赵轩 提前预知末日,物资囤的有点多 何雨柱 封堇蕙钟离泽谦 商海浮沉:我的1991 盗笔:扶灵扶灵别哭啦!

李树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只为原作者穿越农门之老太太的发家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穿越农门之老太太的发家路并收藏《李树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