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水产集市其实只是一群人自发聚集在河边贩卖各种水产品的地方,早期没人管,发展出规模后官府才开始接管收租收税。
春天河水里出产的东西还不多,除了鱼苗还是鱼苗,偶尔也有人卖大鱼,但基本没有买家。春天的鱼,一肚子的鱼籽,谁爱吃。
赵林看完都跟着摇头,鱼大也就算了,还死气沉沉,一看就不好养活的样子。买回去,说不定半天就翻肚皮。
他继续看鱼苗,卖鱼苗的很多,但多是四大家鱼,卖鲫鱼苗的不多。他把几家看完,挑了最好的一家问价。
在这卖鱼的摊主都是自产自销,和专业的鱼贩子不同,一听赵林的口音不是当地的,还以为他是开玩笑,直接挥手赶人。
哪有外地人买鱼苗的,鱼苗运到外地,能活三分之一就算好事。再不贵,也没几个人把钱往水里扔。
赵林弄明白摊主的担心后,直接拿出银子证明自己是真想买。大老远的,路费都花了,他会开这个玩笑。
对别人来说,鱼苗的运输是个大问题,对他来说不是事。有空间在,再多的鱼苗都能保证活着到家,只是他不需要那么多。
家里只有一口种藕的浅塘,能养的鱼有限。
摊主见到银子总算相信他的话,看他也不像有钱人的样子,还好心提醒他养鱼不容易,没有经验最好不要养。半路鱼苗死了更不能回头找他算账,找也没用,他不认。
赵林只差发誓保证买定离手,不管结果如何都不会回头找摊主麻烦。
看他是外地人,摊主想着真要回头找麻烦也不怕,倒也松口卖他一些。鲫鱼相比其他鱼不值钱,鱼苗的价格也不高,俩人几句话就确定交易价格。
看到旁边还有鳜鱼苗,赵林忍不住问了一嘴价格,河鱼里他最近吃这个鱼,可惜养殖不易。
摊主报了价格,比鲫鱼苗贵,却也在赵林接受范围内。他围着集市转了三圈,其他鱼苗都问过价格,知道每家价格都差不多,唯一不同也就是鱼苗质量。
好想吃鳜鱼,桃花流水鳜鱼肥(注:引用自唐张志和的《渔歌子》)。春天就该吃最鲜美的鱼,野生鳜鱼捕不到,他自己养总行吧。
今年吃不上,来年春天能吃到也可以。
赵林决定买一点鱼苗回去试试,大不了回家再挖一个鱼塘。
见他连鳜鱼苗都要,摊主越发认定他是个傻的,谁家养鱼会养鳜鱼。把鳜鱼和鲫鱼放在一起,怕是鲫鱼全都死光光,这肯定是地家家的傻儿子。
赵林可不知道摊主给贴的标签,他是想着自家就在河边,经常能捞一些小鱼小虾上来,又早就吃腻了,试着养鳜鱼也行。
不成也不过损失一些鱼苗钱,这点损失他还能接受。
他没有带工具来,连摊主装鱼苗的木桶一起买下来,等到无人处再放进空间。路过卖大鱼的摊子,再看一眼死气沉沉的鱼,他好奇问了一下价。
摊主一直没有等到人询问,好不容易等到赵林出现,马上拉着他不放,不停介绍自家的鱼多好多便宜。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