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战胜不追,战败则退(1/2)
法军按照预定的战略计划,东攻台北、西取谅山,在进犯我国东南沿海的同时,又在中越边界地区增调军队,发起猛攻。
而清政府自宣战之后,也再三商议,最终确定了沿海防御、陆路反攻的作战方针。
在中越战线上担任反攻重担的是东线的桂军,以及西线的滇军和越南的本地军阀黑旗军。
光绪十年,九月中旬,东线桂军集结了八千余人,兵分两路再次向越南北圻进军,不久后,抵达船头、郎甲地区。
广西巡抚潘鼎新则率部驻扎谅山,成立中军大营,以策应联络两路人马。
次月,法军西南陆路总司令尼格里,亲率法军主力三千余人,连攻数日后,成功占据郎甲。
但另一支法军则在船头阵地,遭到了清军的激烈反击,两军上下相望,剑拔弩张,形成了对峙之势。
“提督大人!前方探子急报!郎甲,失守了!”
“什么?!郎甲守军为何溃败的如此之快?!”
身着麒麟补子蟒袍服,头戴珊瑚顶冠的从一品武官大员苏元春,此时心头是又惊又诧。
这次所派桂军,皆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之兵,为何在短短半月时间,就丢失据点,导致整个东线桂军被迫打乱了全盘计划。
“潘大人呢?他不是负责居中协调,增援两线的吗?郎甲失守,我军被围,他怎么能毫无动作呢?”
被问话的前锋总兵垂下眼睑,面露难色。
“苏军门,我们早在法军进攻之前就已快骑传信了,可谅山的指挥大营中,却迟迟不见回复。”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