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章 对太监体系的尝试(1/2)
(论一个正在准备期末的大学生存稿快被用完了这件事…)
边关苦的不只是军人们,还有百姓。
在外,他们要承受接二连三的敌人的骚扰,富贵人家有力量防备,不怕外敌,但他们不一样,一亩三分地就盼着冬天不饿肚子好好过去。
朱载坖收到的每一个边关奏报,寥寥几个字背后受苦受难的都是他们几百上千人。
在内,他们会收到地主和高官的剥削和压迫,甚至是军人们偶尔也会来抢他们的东西,边关走私的不法商人有时也会带走他们的儿女。
更别提还有多少借老乡人头一用的事情是没有露出水面…
老乡人头剃个发就能冒充女真人或者蒙古人的首级领赏了不是吗?
任何封建王朝后期的日子那都不是人过的,更何况是边关地区了。
而这些地区也是最需要优先听到朱载坖的声音的地方。
前面出了这么大的事,京营整顿的更彻底了,勋贵们的不法生意也收敛了很多,不少勋贵都在向朝廷请罪。
兵部更是在李元这个重量级罪犯的影响下,正在里里外外彻底清理一遍,张居正和高拱正在办这个事。
朱载坖对京营和兵部短时间内不用担心了。
接下来他的注意力自然放到了边关上。
为了九边的军田的整顿,朱载坖决定在九边重镇开设大明报社,也就是大明日报的分身。
因为离中央遥远,政策传到他们那里并且真正落实需要的时间会多一些,历来都是如此,对吧?
所以,军户们和普通百姓非常需要听到朝廷和皇帝真实的声音,避免被他们唯一的消息通道:地主和长官们联合起来骗了。
或者曲解朝廷政策。
大明之大,任何政策层层落实下去的过程都肯定会被扭曲和偏离初衷。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