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风筝怨(三)(1/2)
刘家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终还是刘祖父做了决定。
虽然他一辈子没出过县城,但他也知晓一个道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既然他们全家已经决定背井离乡,去县城还是去府城,确实没有太大区别。
更何况,府城啊,一听就知道极为繁华。
他们一辈子能去一趟府城,若是能在那边安家,以后的子孙后代,就不用在地里刨食了。
他们有手有脚的,一家子都是勤快人,手上还有一笔傍身银子,只要肯干,总不会饿死。
刘祖父拍板道,“那就去府城!”
刘家众人,一听要去府城讨生活,虽然心中有忐忑,但银子给了他们几分底气。
到底冲淡了背井离乡的烦闷不安,脸上皆是一片欣喜。
芸娘和江瓷并排坐在牛车上,歪着脑袋看向她,问道,
“月娘,你怎么想到要去府城?听说县城就极为不错了?”
郑氏和其婆母陈氏眼神也落在江瓷身上。
平日里月娘这丫头沉默寡言,看起来傻乎乎的,不曾想心中竟有如此决心。
说跟他们走,就走了,不想去县城,反而想去府城,这可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江瓷抿了抿唇,“之前听村里卖货的货郎说过,他家有亲戚在府城,货是附近几个县城最全的,价钱也是最实惠的。”
“当时我在旁边瞧着,那绢花做工不差,竟比镇上卖的还要便宜。想来府城那边极为繁华,这种衣食住行的东西,应是不太耗费银两。”
“府城繁华,富贵人家自是不少,差奴使仆的,大家手都松,定然舍得给自己花钱。”
“只要咱们踏实做事,时日久了,总能有不少客人寻着名声过来的。”
“陈奶奶蒸包子蒸馒头,都做的极好,不比镇上卖的差!”
“咱们若是在做些吃食生意,物美价廉一些,一些客人尝了,下次必定还会过来。”
“府城繁华,做早食的营生怕是不少,咱们是后来的,必定比不过人家,不过却也可以搞点新花样。”
“我自己闲着没事编了一些东西,还不算太献丑,芸娘手也巧。”
“到时候我们俩可以将早食的碟子笼屉之类的,编的好看一些,客人用膳的时候,心里也舒坦。”
“不过具体府城那边营生好不好做,还是得过去走访一二,若是可行,咱们先试着挑担子,在街上或者码头卖。”
“若是反响不错,再租个店铺,也省的天冷了,来回受冻。”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点不太成熟的想法。具体的,还要看几位长辈做主。”
刘祖父上下打量了江瓷好几眼,捋了捋不长的胡须,不免在心里点了点头。
这孩子不骄不躁的,一看就是能个干大事儿的。
既然她跟芸娘关系不错,不若就认他们当干亲。
在府城安顿以后,对外就当他们家里养了俩亲孙女,左右的府城也没有认识他们的。
刘祖父说完自己的想法,看向老妻和儿子儿媳。
一家人俱是欢心,皆是期待的看向江瓷。
江瓷没有犹豫,点了点头,就改口叫了爹娘,祖母,祖父。
郑氏和陈氏拉着她的手,都舍不得放,一连说了几个好字。显然也是对这个干孙女,喜欢的不行。
芸娘开心的晃着芸娘的手,“我一直想有个妹妹,这下终是如愿了!”
“以后要是敢有人欺负你,你就喊我,我帮你打回去。”
“月娘,所以,叫一声姐姐来听?”
江瓷假装回忆了一下,说道,“我怎么好像记得,咱们是同岁呢?”
芸娘看着比自己低了一头的月娘,瞪大了眼睛。
“同岁?不会吧?”
芸娘茫然了一阵,她确实不太清楚月娘多大了,只是一直以为她比自己小呢,没想到俩人竟然是同岁。
陈祖母回忆了一下,似是恍然道,“我想起来了,芸娘和月娘确实是同一年出生的,俩人也就差一个月吧。”
郑氏也接话道,“是了,我也有点印象了。这么说,月娘是姐姐了?可怜的孩子,这十几年受苦了。”
“来了咱们家,你好好补补,你年岁还小,这个子还能长长呢。”
“平时你跟芸娘就好的跟亲姐妹似的,现在真成了姐妹,以后可得好好扶持。”
“咱们家里,现在就你们姐妹,等以后你们爹娘年纪大了,也得你们姐妹互相搭把手。”
“芸娘性子单纯,没坏心眼儿,你心有成算,又是当姐姐的,以后就多看着她点。”
芸娘扁了扁嘴,“明明我比月娘高。”
郑氏拿手戳了戳她的脑瓜,“谁让你光长个子,不长脑子,要不然我能这么不放心你?”
这边正说着话呢,很快刘祖父又想起一件事,之前他们觉得去县城安顿下来,早晚能见到女儿。
可如今决定去府城的话,若无无意外,他们这一家子怕是聚不齐了。
刘祖父拍板道,“平生,去村里找你妹子,让他们夫妻过来。”
“就说蕙娘病重,我和你娘也急病了,你一个人照顾不来,家里银子不够,让他们把值钱的东西都带上。”
“他们要是来就来,不来的话,只能回头等咱们那边安顿好再做打算了。”
老两口的女儿怜娘嫁到了杏花村,夫君是个老实又能干的,就是婆婆不太好相与,好在他们分家了。
她男人是老小,可是婆婆偏心老大,因为这个,没少挑刺怜娘。
人家也有爹有娘的,他不可能一句话就让女婿舍弃爹娘,只能看看女婿怎么选了。
愿意女婿肯过来,他们仔细劝上一劝,能走就走,不能走,就当告别了。
刘平生应了一声,正准备下车,返回呢,又被亲爹叫住了。
“这样吧,你花几个银子让人去给你妹子送口信儿吧,别自个儿去了,你这……”
刘祖父看了看脸色红润的,眼无阴霾的儿子,叹了一口气。
他这儿子什么都好,就是不会说瞎话啊,装都装不了,所以他才连夜让他去镇上,自个儿在家里卖宅子,就是怕他出岔子。
牛车行驶了快两个时辰,到了县城,之后他们下车买了吃食。
在县城等了一天,等到了急得上火的怜娘夫妻,一家子碰面后,略解释了几句,又是好一通抱头痛哭。
怜娘夫妻因为要来县城,跟公婆那边闹的很难看。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