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井中尸:甲库藏真(1/2)
甲库隶属吏部,乃专门收集存放文武百官身份文书之处。李公公的身份文书若存放于甲库,则说明他早年间曾在朝中任职文臣。
大唐贵族门阀当权,科举制度形同摆设,能考中进士者凤毛麟角。只是进士身份看似风光无限,却与仕途无多大益处。若李公公曾考中进士,又被授予官职,必是高官世家大族子弟,仕途坦荡、官运亨通。
然前唐晚期,宦官专权横行、无恶不作,直至明德帝建立后唐,北衙仍统管6军,手握兵权。故而李公公在北司衙门,始终被人尊称为李将军。
但这李将军叫得再好听,也改变不了他乃宦官的本质,连个正经八百的武将都不算,终会被世人诟病。
倘若钦天监监正所言非虚,李公公做甚要放弃文臣清名和大好前程,跑来后宫做个臭名昭著的宦官将军?
仅仅是为了权力吗?谁人不知,权力再重要,也不及男子传宗接代万千之一?
那李公公当年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放弃阳关大道,非要过那颤颤巍巍的独木桥?
想到豪门望族,秦蓁脑海中莫名闪现出丽妃和杨将军从容赴死的模样。她与李烨心有灵犀般相视一眼,双双急奔吏部。
甲库乃吏部最冷门之地,平日里极少有人来访,因着天还未亮,门口只有一名老吏值守。
李烨亮出腰牌,老吏直接放行,还十分热情地引着二人入库查看。
如今已是后唐明德皇帝五年,前唐先帝在位仅三年,李公公乃三朝老人儿,身份文书可追溯到昭宗时期。
李烨将大致时间告诉老吏,老吏便驾轻就熟地将他们带到两排书架前:“大人!这两排,皆是昭宗时期任职文臣的身份文书,您且瞧瞧,可有您要找的人?”
李烨应了声,便与秦蓁挨个查看起来。
然,看了足足一个半时辰,还专门将书架上所有李姓官员的文书全部取下来仔细翻阅,却未发现一人经历与李公公相符。
案子勘察到这一步,若非那些消失的怪蛇与李公公有关,秦蓁当真会劝李烨放弃。俩人精疲力竭地席地而坐,看着一排排高大书架愁眉不展。
许是气氛太过压抑,老吏终于忍不住,小心翼翼凑上来问秦蓁:“这位道童,能否告诉小的,您跟左侍郎大人,究竟在找何人的身份文书?”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