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不是一个好的人才选拔标准,所以姝瑾决定开恩科,选出来的人的官位最高只有正七品,大多不过是九品芝麻官。
参与的人大多是汉人,满人寥寥。
姝瑾对此还是挺满意的,重要的是人进了朝廷,位置可以慢慢的变动。
而且,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慢慢的也就习惯了,成了惯例了。
到了姝瑾执政的晚期,满汉一家已经不再是一句场面话了。朝廷上的满汉大臣看着已经是五五开了,只是在一些细微之处,所担任的人多是汉臣。
在晚期的时候姝瑾建立了百科司,主管一些奇淫巧技、创造发明之物,不论出身才学,以能力为主。百科司的出现为一些不善文章、偏好奇思妙想的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出路,又因着是皇帝起的头,而为大众快速的接受。
一些新的的东西被制作出了,老旧的东西被改善,不同的阶级皆是收到了不同的利益,反对的、轻视的,一下子就少了很多。果然,财帛得人心。
到了雍正二十七年,姝瑾退了位,传给了五阿哥弘昼的儿子,一个十分聪慧且继承了姝瑾治国理念的孩子。
新帝一上位就改了官员的选拔制度,不再以纸上谈兵的文化理论为主,要重实践,满人的优待几近为无……等等一系列的措施。
阻力比想象中少很多,那些大臣也从姝瑾这些年执政措施中品出味来了,悬在头上的刀终于落了下来,心中反倒是松了一口气。而且,姝瑾执政时所颁布的一些律令,不是为了针对满清贵族,而是为了清除蛀虫。
这是姝瑾为新帝留下的一道保障。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