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刘邦:谁家还能没有几个昏君呢?(1/2)
随着程峰的述说,刘彻的脸色也在不断变化着。
一方面。
据儿的后代如此优秀,他自然感到十分欣慰。
可另一方面。
这岂不是坐实了刘询上位就是给他擦屁股的话么。
虽说理是这么个理,话糙理不糙。
但这话未免也太糙了吧?
“不对啊。”
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刘彻微微蹙起眉头。
他抬起头看向程峰,“既然如此,那西汉后续为何又会五代而亡?”
最开始天幕播放过的那个视频他可都还记着呢。
东汉的那些皇帝暂且不算。
宣帝之后,西汉就只剩下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以及孺子五代君王。
甚至这个汉孺子能不能算是君王还犹未可知。
那岂不是就自相矛盾了么?
为他收拾了烂摊子的昭宣中兴,就仅仅只够传五代帝王的?
“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说的事情。”
程峰耸了耸肩,“宣帝在即位之初虽然表现出了极强的能力,可随着国家平稳下来他也开始了懈怠。”
“执政后期。”
“他不再像曾经那样节俭,‘奢靡之风更甚昭帝’。”
“他也不再鼓励臣子直言劝谏。”
“面对王吉‘去角抵,减乐府,省尚方,明视天下以俭’以及‘外戚不宜居于高位,明选求贤’的谏言全部不予采纳。”
“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刘询也是和刘彻差不多的君主......”
......
随着程峰的声音传遍天幕前的历朝历代。
大汉世界,本始二年。
“这......”
刚处理完霍显的刘询呆在了原地。
最初听到夸赞,特别是在说到他为曾祖父刘彻收拾烂摊子的事,说实话他的心中还是带着窃喜的。
程峰此举,无疑是在肯定他的能力和功绩。
至于刚刚的那些弊端,在他看来也不叫什么事。
他打了一辈子的仗,到了晚年还不允许他好好享受享受了?
可听到程峰的最后一句话。
他的心中却是突然生出了一丝不好的感觉。
然而不等他多想,就听程峰继续道:“晚年的刘询,也开始迷信鬼神追求长生不死之道。”
“此外。”
“他还诛杀公良贤臣,重用外戚、宦官,可以说外戚、宦官专权的先河便是从宣帝这一朝开始的。”
“这一系列举措,也被认定是西汉由盛转衰的关键。”
“后世评价刘询‘论其功则为中兴之君,论其罪则为基祸之主’,也直接明示了其前明后暗的转变。”
“当然......”
程峰顿了顿,才继续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西汉灭亡的罪责也不能完全怪在刘询头上。”
“黄龙元年十二月。”
“时年四十三岁的刘询在未央宫病逝。”
“同月。”
“太子刘奭即皇帝位,是为元帝,并于次年改年号为初元。”
“刘奭是刘询与许平君在民间所生。”
“对于刘奭,刘询其实也并不是怎么满意的。”
“史载元帝‘柔仁好儒’,对于父亲宣帝杂糅‘霸道’和‘王道’的为政手段措施‘颇有微词’。”
“他不止一次谏言,说宣帝的刑罚过重,应当多选拔儒生入朝为官。”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