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黄巢:族谱这么好用的东西到底是谁发明的呢?(1/2)
随着程峰的声音渐渐平息,天幕前李二的心绪却越发激荡。
郭子仪的功绩,他没有去评判什么。
但谁又曾记得。
大唐本身也是一个建立在功勋之上的帝国?
即便是隐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
虽然不如他,但或多或少也还是有些军功在身的。
可仅仅过去了几代。
大唐的巅峰在李隆基手中仅维持了短短十几年暂且先不说,最后的尊严却完全维系在一个年逾七十的老人身上。
这对于一个帝国而言,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想到这里,李二的心头就再度被一股浓郁的阴霾所笼罩。
而此时的天幕前,无数人也同样陷入了沉默。
......
大明世界,洪武时期。
“安史之乱......”
老朱喃喃,心中不由升起了几分悲凉。
他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想要让大明能够永生永世地传承下去。
可历史就像是存在着纠错机制一般。
只要有了点苗头,就会自动生出某些事端来阻止这个理想的出现。
就像谁能想到,前期如此英明神武、缔造出开元盛世的李隆基,在执政后期竟然会做出这一系列的骚操作?
李隆基即便什么都不做,安史之乱都不会造成如此之大的后果。
即便是洛阳被攻占,只要高仙芝、封常清固守潼关,仅凭安禄山的三道之地,绝无能够强攻下潼关的可能。
届时只要等到郭子仪领兵回防,安史之乱也就仅仅止步于安氏之乱。
哪怕杀了高仙芝、封常清,继任的哥舒翰也是一员老将,凭借潼关易守难攻的特性照样可以让这场叛乱止步于此。
可李隆基就像是脑子抽了一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一些骚操作,最终导致将安史之乱推向高潮,彻底葬送了大唐盛世。
而与李隆基相同的,还有朱祁镇那个混账。
每每想到土木堡之变,老朱就有些咬牙切齿恨不得咬死朱祁镇。
他们老朱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个混账东西,没事脑子犯什么抽玩一出御驾亲征。
且御驾亲征也就罢了,但是把各部尚书大臣、勋贵将领等大半个朝堂的文臣武将全部都带上又是几个意思?
这些人全部赔进去不说。
还带着大明的几十万精锐一块陪葬。
甚至最后朱祁镇这个混账玩意居然还活下来了?
若是被抓的那一刻直接自尽,那他多少还能高看朱祁镇一眼。
更别说是谁给这个蠢货的脸,居然还敢叫自家城门的?
想到这里,老朱的心中便一阵郁结,恨不得直接抽朱棣一顿。
至于朱祁镇的错,为什么要抽朱棣,老子打儿子需要理由么?
而且若不是这个小兔崽子造反,哪来的后面这么多让他头疼的事情出来?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