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农的情况并不好,登基后第一场士族叛乱就是在那发生的。
几大家族裹挟着藏匿人口与朝廷作对,一战之后,弘农满目疮痍,大量土地、房屋空置。
刘辩干脆将伤兵安置在那里,反正房子和地都有现成的。
不过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弘农的吃喝都要靠朝廷。
荀衍在那接济灾民,大设粥棚,解决粮荒问题。
后来杨修到任,主要是利用朝廷给的优惠条件,吸引流民前去弘农定居。
最后的张昭,听说干出不少名堂,敏锐察觉到汉军人数激增,装备却不咋好,大汉的冶铁中心又在羌人手里。
于是果断找司金府合作,彼时的韩暨刚整出水排冶炼,正打算树立个典型,让天下人看到水排冶炼的优点,方便推广。
两边一拍即合,司金府对弘农进行了大张旗鼓的改造。
张昭没闲着,弘农伤残老兵多,他将老兵召集起来,带着他们给汉军各地的将领写信。
这些老兵虽然退出军旅了,但以前的好兄弟百户长千户长都有,一些爱兵如子的名将更是对旧部一直挂怀。
张昭手段效果出奇,在刘辩宣布要拨款几十亿重整军备时,杨彪也好兖州也罢,都在想办法分一杯羹。
各地州牧入京,跟卢植商讨份额的同时,张昭已经在闷声发大财,接下一大批汉军的武器订单。
听说最开始的一批装备,质量不怎么行,但后来强度已经很出色了。
张昭的操作就是典型的站在风口上,对局势的判断一绝。
什么叫风口?
朝廷拿出钱的时候,一群人才反应过来争抢不叫风口,他们顶多就是喝点汤,而且厮杀极其严重。
有人脉有背景有资金的能多喝点,少一样的能闻点味,只有一样还凑热闹的是炮灰,啥都没有的会被吞到渣都不剩。
而张昭从汉军人数扩张速度,加上装备杂乱的程度,于天崩开局的弘农找到长点,并利用优点给弘农插上翅膀。
朝廷的风一刮,别人还在争着喝汤的时候,他已经飞上九天。
能做到这种程度,下一任河南尹该张昭当。
找个时间去弘农看看也挺好,既遵守了承诺,又能彰显下帝王秋巡冬狩的威仪。
同时带满宠见见世面,还可以将张昭带回来。
不过得等满宠先将滇那的事办完。
正思索间,殿门口鲍信踏步而来,抱拳道:
“陛下,盖勋等人,已至章德殿外。”
“宣!”
不多时,一群老兵鱼贯而入,刘辩看的一怔。
还以为奏疏夸大其词了,没想到真是一群披甲的老者。
老兵们激动到浑身颤抖,在盖勋的带领下,齐刷刷的下拜。
“参见陛下,陛下万年,大汉万年。”
“众卿请起!”。
“谢陛下!”老兵们纷纷站起身,紧张的站在原地,不敢有异动。
刘辩夸赞了他们几句,引得他们受宠若惊。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