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五年春节,清军甚至有小队流窜到了旅顺,被太平军一网打尽。
五月,施福带领舰队,护送运兵船,绕过朝鲜,在黑龙江河口登陆,建立前进基地,以优厚价格厚待收买当地土著,按照太平天国模式推进治理。
在连续剿灭数个驻扎清军小队之后,仅仅半个月,太平军便完成了逆流而上,建立庙街、普录、台伦、抚远等据点。
同时兵分两路,在海参崴设立据点,沿着图们江口逆流而上,扫荡沿线清军,建立图们、延吉等据点。
永福五年秋,两路太平军带领近万土著仆从军,在初雪赶来之前,在被后世称为哈尔滨的地方会师,建立新城,石达开命名为“哈尔滨”,同时奏请皇帝陛下,分占领区为两省十六府一百零八县,作为麾下将领的封地采邑。
以黑龙江以北为江外省,以黑龙江以南为龙江省,至于移民,只能各凭本事了。
永福六年秋,满清小皇帝发动亲政政变未成,被鳌拜发现,暴崩。
满清分裂。
温和派投降,激进派放弃祖地,流窜蒙古。
作为政权的满清,在太平军与大顺逼迫下,彻底崩塌,不复存在。
永福七年,李过采纳李来亨建议,分东北关外之地为五省,辽宁、吉林、龙江、江外、漠北,鼓励关内饥民迁徙。
永福十年,江外省移民突破五十万,大顺彻底在此站稳脚跟。高一功病逝。
永福十三年,李过乘船游湖,落水驾崩,太子李来亨即位。
当即下诏,实施新政,仿效太平军模式。
同时下诏,要求福建郑家交出应该属于福建的关税,开放江浙、福建海外贸易。
圣旨下达,郑家分裂,郑森果断率舰队远赴台湾,郑芝龙等守旧派与朝廷海军大战,损失惨重,中左所被大顺军攻陷。
新政下达,西南土司反叛,战火绵延数省。
已经占领澳洲、印尼等地,十年之间占据大半个南洋的太平天国,舰队陆续击败远道而来的洋人,甚至分出了澳洲、中南、北洋、本土、远洋五大舰队,取代郑家,成为新的海上霸主。
永福二十一年,李来亨亲征西南,在胜利来临之前,被火炮击中,驾崩。袁宗第等病逝。
太子李承荫袭位,改元永庆,不能服众。
更有前明遗老遗少、假借朱三太子之名,蛊惑利益受到损失的大户揭竿而起,一时间,整个长江以南,似乎都燃起了战火,按下葫芦浮起瓢。
顺军开始作战不力,李承荫连斩数人,不能挽救局面。
关键时刻,还是想到了远在南洋的石达开。
一道勤王诏书发下,石达开亲率一万亲卫军,登陆浙江。
永庆三年六月,石达开率军回到南京,下令募兵,旬日间得兵二十万,盛名之下,连战连捷,扫荡东南,昔日东南王的威名,仿佛还在耳边。
永庆五年春,东南平定,石达开将要回国,遭遇突然刺杀,伤左臂。
军势汹汹,矛头直指朝廷。
永庆五年夏,石达开被黄袍加身,簇拥南京登基,仍称太平天国,挥师北伐。
永庆六年,李承荫被围,禅位,太平天国一统山河,以占领吕宋当年为太平天国元年,简称为天国元年。
永庆六年,即天国二十四年。
天国二十五年,太平军攻进哈密,正式恢复西域,建立安西、北庭两省。
天国二十六年,海军击败郑森,建立台湾省。
天国二十七年,太平军经过两年准备,横扫大漠,消灭满清参与,建立漠南、漠北两省。
铁血推进的新政,生命力愈发强大,从南洋等地源源不断流入的金银、粮食等,帮助天国实现太平盛世。
天国二十八年,朝鲜内附,建立安东、镇东两省,海军登陆北海道,建立平东省。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