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陈初一却无心欣赏沿途的风景,他的思绪早已飘向了如和镇。
在那里,甘蔗种植与制糖作坊的建设,是他此次来邕州的重要布局之一。
他深知,这一计划不仅关乎经济利益,更关系到地方民生的发展。
马车一路向前行驶,陈初一偶尔也会从马车上下来,亲自查探修路的状况。
他还特意嘱咐宣化县的衙吏们,如今天气炎热,不仅要确保前来服役的人能吃饱暑饭,还要为他们准备一些绿豆汤,以防中暑。
傍晚时,陈初一一行人再次来到了张家村。
不过这次,他并没有选择去张员外家借宿,而是在张家村的村口安营扎寨。
林二牛作为陈初一的“御用”厨师,迅速搭起了几个临时的大灶,架上大锅开始带领众人做起饭菜来。
出门在外,陈初一并不搞特殊,他端着一个大碗,很自然地与士兵们一同用餐。
虽然这些饭菜十分普通,但对于平日里连温饱都难以保障的士兵来说,这顿饭简直如同美味佳肴一般。
曾阿牛的爷爷曾经是一名禁军,当年跟随太宗征战交趾,后来被留在岭南驻守。
之后,他与一位土人女子成婚,生下了曾阿牛的父亲,从此在岭南安家落户。
然而,岭南的气候似乎并不适合养人,曾阿牛的父亲刚出生不久,他的祖父便去世了。由于父亲年龄太小,最终没能顶替祖父的禁军位置,长大后被编入了厢军。
两年前的一次与交趾的小规模对抗中,曾阿牛的父亲不幸被流箭射中,最终不治身亡。
于是,曾阿牛被征召入军,接替了父亲的位置,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厢军。
这次,曾阿牛被抽调出来,负责护送这位年轻的上官外出巡逻。
起初,他心中还有些不满,毕竟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出门,谁都不乐意。
然而,仅仅过了两天,他的想法便发生了改变。
原因很简单——这位年轻的上官对他们实在太好了!
不仅饭能随便吃饱,还为每个人准备了一水囊加了糖的绿豆汤。
今天晚饭时,曾阿牛打了满满一大碗饭菜,里面竟然还有肉!
那个胖厨子做的饭真的好吃极了,而且还好心提醒大家,吃不饱可以继续去打。
这一切都与他在邕州城时的经历形成了鲜明对比:那时的饭菜缺盐少油,根本无法吃饱。
如今,他只希望这位年轻的官人能够多巡逻些日子才好。
就在曾阿牛专心吃饭的时候,那位年轻的官人端着与他一样的大碗饭走了过来,与他并排蹲下,亲切地询问他的年龄和家住哪里。
“回禀官人,小的名叫曾阿牛,今年十六岁了,祖上是河北府的。”
“祖父当年随太宗出征交趾,随后便在岭南安了家,不过我确实是地地道道的岭南人。”
曾阿牛急忙把碗筷放到地上,恭敬地回答道。
“小兄弟不必拘谨,我们边吃边聊吧。想不到你竟然是忠士之后啊!”
“小兄弟,你参军几年了?”陈初一温和地问道。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