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后记(1/2)
薄礼送故乡
刘儒
故乡就像我的魂魄一样,无论我走到哪里,走多远,她都不会离开我,我都不会忘了她。忘不了秦岭和秦川。忘不了西安城、大䧹塔和兵马俑。忘不了凤翔城、凤翔中学和东湖。忘不了三秦父老兄弟的顽强和执著。忘不了三秦先人那许多感人泪下催人奋进的故事。忘不了海一般的麦浪、火红的高粮和金灿灿的油菜花。忘不了吼秦腔。忘不了羊肉泡馍、臊子面。也忘不了那曾经的黑暗年月。
我记事时正是那黑暗的年月,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家人每天早早地起来,各奔东西,为的全是一口吃的。记得我总穿着件打补丁的旧衣服,胸前戴个一个护襟,有时穿鞋有时光脚跑出窑洞,看着秦岭,跑过王家沟,跑下棉花坡,跑到陈村镇粮食交易市场外边等候。那里在进行粮食交易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粮食撒落在地上,我瞅准机会跑进去,抓起撒落在地上的粮食就往嘴里填。有机会抓起第二把时,会把第二把掖到兜口里。听到有人喊赶,赶快跑开,有机会再跑进来。
离开粮食交易市场,我又跑到柴火交易市场,捡拾柴火交易市场上散落的柴火,抱一抱子捡拾的柴火回到家。
那时我是家里弄柴火的主要力量。春天时,我背上背斗,拿上镰刀,到野地里挥镰割各种青草,一背斗一背斗地背回家,晒到窑院里,晒干了作柴烧。到了夏天收麦时节,我先跟着母亲拾麦。等人家的麦子割完了,开始拔麦茬,一背斗一背斗地背回家。到了秋末,高粮和玉米收了,我又拔高粮的根和玉米的根,一背斗一背斗地背回家。冬天没有弄柴火的地方,我就自制一把很硬的扫帚,使劲打扫只剩下草根的野地,弄一堆又一堆草根加地皮的维剂,背回家,晚上烧炕时放些进去,坑到晚上能多温和一会儿。冬天很冷,我没有襪子穿,鞋又很单薄,有时还露着脚指头,常把脚冻得裂口子。在裂口越来越大,疼得难以走路时,母亲就拿个引火用的灯取,放些灯油在上边,然后点着灯取,在油被烧开后,将滚烫的油倒进裂口处,疼得我一声惨叫,那裂口处被烧死后就不再往大里裂了,走路会好一点。
记得有一天,我看到村里的老槐树上有个很大的乌鸦窝,就想把它拆下来,作柴烧。看着乌鸦飞走后,我爬到树上,见窝里还有蛋,拿起蛋装进兜里,拆了窝,抱回家。想不到一会儿乌鸦找来了,在我家上空盘旋,尖叫,怒叫。开始是两只乌鸦,后来越来越多,有的还冲下来,要咬我。我躲进了窑里。母亲怨我不该拆了乌鸦窝,要我快拿回去,给乌鸦重新搭好窝。我爸我哥那天都不在家,有乌鸦在头顶上闹,我一个人没法办。后来在邻居的帮助下,我给乌鸦重新搭好了窝,并把蛋放回去,才得到了乌鸦的饶恕。这事留给我很多人生的思考。
是党救了我,救了我们全家。在党的领导下,我家有了地,有了饭吃,有了衣穿,我还有了上学的机会。我上小学的时候,村里跟我同龄富人家的孩子,已经初中毕业了。能有学上,我高兴极了。我决心上学不误家里的活,抽空儿拾粪攒粪,决心把家里的地种好。自吃饭有了保证,家里开始了挂面的营生,我决定早起为挂面推磨,使家里做好这营生,好有钱给我买书买文具。从此,我每天半夜里起来推磨,常在磨道里睡着,被拉磨的驴子推醒。为了防止罗面时打盹睡着,我吼着秦腔罗面。那几年,我天天早晨顾不上拍打身上的面粉,抱起书本就往学校里跑。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