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平定高句丽的营帐中,李承乾面色凝重地坐在案前,手中的毛笔在纸上疾书,给远在长安的李世民写着奏报。
“父亲,儿臣在高句丽征战之时,发现倭国狼子野心,其暗中与高句丽勾结,企图扰乱我大唐边疆。且近年来,倭国不断扩充军备,窥视我大唐海疆。儿臣决心跨海出征,将这隐患彻底铲除,扬我大唐国威!”
写完,李承乾小心地将奏报封好,交给亲信,再三叮嘱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长安。
数日后,长安的皇宫中,李世民收到了李承乾的奏报,顿时满脸疑惑,眉头紧锁。
“这承乾,怎么突然就要攻打倭国?朕实在是有些摸不着头脑。”李世民在朝堂上拿着奏报,向群臣展示。
群臣们也是面面相觑,交头接耳,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陛下,这倭国向来偏安一隅,与我大唐往来不多,此次太子殿下突然决意攻打,确实令人意外。”一位老臣站出来说道。
“或许是倭国在暗中的小动作被太子殿下察觉,威胁到了我大唐的利益。”一位武将猜测道。
“但战争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还需从长计议。”另一位大臣谨慎地说道。
李世民听着群臣的议论,心中犹豫不决。他深知李承乾的性格坚毅,一旦下定决心,很难更改。
“传朕旨意,立刻派人前往前线,务必阻止太子出征,待朕再做定夺。”李世民说道。
然而,此时的李承乾已经率领着大军登上了大唐新研制的战船,扬帆起航,直奔倭国。海风呼啸,海浪拍打着船舷,李承乾站在船头,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
苏定方走到李承乾身旁,望着茫茫大海,忧心忡忡地问道:“太子殿下,为何如此匆忙地攻打倭国?臣心中实在不解。”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苏将军,你有所不知。在与高句丽作战时,我军抓获了一些奸细,经过审讯,发现他们皆是倭国派来的。这些年来,倭国不仅频繁派遣使者窥探我大唐虚实,还偷偷训练军队,打造战船,妄图侵犯我大唐沿海。更可恶的是,他们向高句丽提供武器和粮草,支持其与我大唐对抗。如此居心叵测之敌,若不趁早铲除,必成大患!”
当然,这些全是李承乾在猜测,总之,他有必须灭其国的理由。
苏定方听后,恍然大悟,双手抱拳说道:“殿下深谋远虑,末将愿追随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战船在海面上乘风破浪,急速前行。但天有不测风云,船队在航行途中遭遇了强烈的风暴。
狂风怒吼,海浪像一座座小山般向战船扑来。船只在波涛中剧烈摇晃,仿佛随时都会被大海吞噬。
“大家稳住!一定要撑住!”李承乾大声呼喊,指挥着士兵们与风暴搏斗。
士兵们紧紧抓住船上的绳索和栏杆,拼命地调整船帆,操控着船只。有的人被海浪冲倒,又挣扎着爬起来;有的人受伤了,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经过数个时辰的生死较量,船队终于艰难地挺过了风暴。但不少船只受损,士兵们也有伤亡。
李承乾望着疲惫不堪的士兵们,高声说道:“兄弟们,我们是大唐的勇士,这点困难阻挡不了我们的脚步!继续前进,倭国就在前方!”
在长安,李世民派出的使者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往海边。但当他们赶到港口时,看到的只是一片空荡荡的海面和渐渐消失在天际的战船帆影。
使者无奈,只得怀着沉重的心情返回长安向李世民复命。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