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2)
凌晨两点,杨鹏一个人在客厅悄悄打开了电视并将声音调到最低。
四频道是央视国际频道,凌晨两点重播新闻联播。杨鹏平时很少看这个频道,除非有特别重要的新闻才会打开这个频道。
杨鹏家不算大,一百多平方米。副省级的住房杨鹏还没有分到,即使分到估计也暂时住不进去。因为没有时间装修,也不想让别人给自己装修。如今给领导装修房子是个黑窟窿。领导一旦分下房子,立刻就有无数亲朋好友找来要给你装修。他们知道你没有时间装修,也不知道该怎么装修,都会大包大揽,什么也不用你操心。装完了,如果坚持要给钱,顶多让你象征性地给一笔。第一你根本不知道究竟花了多少钱。第二会给你装得豪华如五星级宾馆。第三你欠了这份情,将来会索要十倍、百倍,甚至数百倍、上千倍的回报。第四你根本不知道给你装修的这些材料环保不环保,给你挂上去的字画,究竟是真是假。
什么是低级错误,这就是。
杨鹏已经多次告诫自己,绝对不能干这样的事。
除了中央领导的外事活动,今天的新闻联播并没有什么重大新闻和重要消息。一直等到二十三分钟左右的时候,才看到了有关临锦市雨润公司的报道。
前面是对公司的简单介绍,紧接着是对这个公司项目的前景评析,
最后出现的是对公司负责人的直接采访。
当看到女董事长的画面时,杨鹏忍不住叫出声来:
“……呃!夏雨菲!”
怎么会是她?!
夏雨菲!
杨鹏像被人抽了一鞭子似的僵在了那里。
居然会是她!她怎么会在临锦?
快十年了,杨鹏一直挂念着她,从来也没有忘记过她。
没错,就是夏雨菲。
就是她,夏雨菲!
终于知道她在哪里了!
杨鹏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他高考的分数并不高,比最低录取线只高了两分。省理工大学尽管是所一本院校,但同国家重点院校相比,毕竟还差得很远,所以他从入校的那一天起,就发誓要刻苦努力,一要有好成绩,二要考研考博。
杨鹏知道自己没有其他选择。他上大学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弟弟妹妹因为他上大学而只能放弃上高中考大学。
其实弟弟妹妹的学习成绩始终很好。妹妹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也是老师非常看好的学生。让妹妹上完初中辍学回家务农,几乎是活生生地斩断了她的大好前程。
父亲的决定严厉无情而又没有任何回旋余地,即使老师来家里苦口婆心地劝了两个多小时也没能让父亲回心转意。
杨鹏至今也忘不了妹妹那一整夜的哭泣声,让他压抑、窒息、无奈而又揪心。而妹妹的哭泣声,也就成了他这么多年发奋拼搏的原动力。
从杨鹏上高中开始,一直到上大学,一家人节衣缩食,起早贪黑,就是为了给杨鹏一个不尴尬、不落魄、不太拮据困窘的大学生活。
弟弟到了农闲时节,就跟着父亲外出打工。妹妹和母亲在家操持家务,种地养猪养羊,服侍苍老多病的爷爷奶奶。
就在杨鹏上学考研读博的这些年间,爷爷奶奶相继过世,老迈的父
亲不能继续外出打工。弟弟独自留在城里,成了一家南方民营企业的合同工,而妹妹则长成了一个朴实硕壮的农村大姑娘。
杨鹏虽然没有考到国家一流大学读研读博,但作为省里为数不多的“文革”后前几批全日制在校博士生,没出校门就被各行各业、各级政府部门所争抢。那时候还没有真正实施公务员制度,学校毕业就可以直接分配到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那时候杨鹏的父母希望杨鹏能到央企国企工作,没有别的,就是因为央企国企待遇好,工资高。当时行政部门普遍的工资水平就是千把元,而省城的一家央企的年薪居然达到了三万左右。那时候的“万元户”,即是富豪的标志。三万元对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最终的结果,杨鹏听从了老师的建议,报名选择了省委组织部。老师的一句话打动了他:“眼光放远点,大丈夫胸怀天下,心雄万夫,只盯着钱如何成就大业?”
在婚姻问题上,杨鹏也确实像党校同学任月芬说的那样,有心无胆,坐失良机。
大学期间,杨鹏为了省钱,从来没给自己置过一身像样的服装。二十多块钱一双的皮鞋,对他来说就是天价。从一年级开始,整整四年,一直穿着妹妹千针万线纳鞋底做成的粗布鞋。食堂的饭菜,五角钱以上的他极少吃。那年暑假打工,杨鹏用在小煤窑拉煤打工的钱买了一件的确良衬衣,一直穿到博士毕业都没舍得扔。
杨鹏后来回忆这段时光,自己在婚姻观念上的自卑感,完全来自家庭的困窘和生活上的拮据。
谈恋爱对杨鹏来说,简直是一件奢侈无度、自不量力的事情。家境是绕不过去的坎,妹妹的啜泣声也无法让他有此奢想。
他不知道是缺乏自信,还是过于自卑,直到考上了本校的研究生,才暗恋了一个女生,一直等到读完了研究生,直到第三年又考上外校的博士生时,他才鼓足勇气给对方写了一封信。
杨鹏在农村上学晚,这个女生比他低四届。女生因为上学早,转学时又跳了一级,所以年龄比杨鹏小了七岁。女生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个
子不高不低,衣服整洁而又舒服,脸庞清纯而又俊秀。
在大学期间,杨鹏不论是读本还是读研,每天准时凌晨三点半起床,在学校公园的凉亭里背诵外语两小时,锻炼身体一小时,回宿舍洗漱半小时,七点钟准时吃饭。每天午睡半小时,晚上九点半宿舍熄灯准时睡觉。
刚开始时,杨鹏的这种作息时间只是一个暂行计划,当时自己也没想到能一直坚持下去,以至于坚持了整整四年,一直到考上研究生时,仍然是四点前起床。这个作息时间已经成了他的生物钟,倒头就睡,准时醒来,前后误差最多不会超过十分钟。
杨鹏三点半起床,当初只是为了能占住一个背记单词的好位置,因为只有学校的凉亭里才有灯光,才能让他看清笔记和书本上的内容。但这个地方如果来晚了,就没了位置,上大学尽管不像高中那样拼死拼活,但刻苦用功的学生依然不在少数。只有四点前,这里才会非常清静,才会让自己占到最合适的位置。
一直到了读研的时候,杨鹏才遇到了一个有力的竞争者,就是那个让他看一眼就暗恋上了的女生。她每天都来得很早,四点左右肯定会站在凉亭的灯下。于是他能很清楚地看到她的一举一动,包括她的衣着和容貌。她并不像农家子弟,也不像官二代富二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她不会出身贫困家庭。刚开始杨鹏以为她不会坚持很久,第一这样的女孩子不会长期住校,第二也不会这样勤奋吃苦,第三她犯不着这样拼命攻读,像她这样的女孩子将来要啥有啥,颜值就是女孩子的通行证,只要不犯低级错误,她的前程一定会鲜花遍地。还有,女孩子的发奋努力,是会毁容的,漂亮的女孩子会把面容的保护当作生命大事。北方的天气冬天干燥寒冷,夏天高温酷热。尤其是数九寒冬,朔风刺骨,杨鹏站在这里不到半小时就会冻得手脚冰凉,一个细腰秀发、轻柔纤弱的女孩子绝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
但他错看了她,除了狂风暴雨,即便是冰天雪地,她都准时来到这个凉亭之下。他们之间极少说话,不是一个专业、一个系、一个年级,也不是同龄人,而且是异性,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以杨鹏这样的个性和家庭背景,更不会主动搭讪人家。
除了偶尔打个招呼,或者面对面时礼节性的问候,两个人从来没有认真交谈过,一次像样的对话也没有。
杨鹏唯一清楚的是,这个女孩子看他时的目光十分柔和。同他打招呼时,总让他感到那么暖心和温情。
也许就是那么轻轻一眼,那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让杨鹏很快如痴如狂地偷偷地喜欢、迷恋上了她。
杨鹏一直利用各种机会关注她、了解她,并且知道了她的名字:夏雨菲。
夏雨菲,一个让他感到温馨而又让他心跳的名字。
三年时间里,他们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接触。最令他动心的一次是那天刚刚下过大雨,天气晴好,但处处积水,她上台阶时,由于穿着胶底鞋,不慎滑倒在凉亭上。那天他正好就在近处,瞬间就把她扶了起来。没想到她那么轻,一用力,几乎把她整个人抱在了怀里。他和她的脸那么相近,他闻到了微微的发香,也看到了她耳旁一绺细细的鬓发和脸颊两旁淡淡的娇羞。还有那轻轻一声“谢谢”,让他看到了她那一排亮亮的细牙和柔柔的红唇。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